文章来源于LEDinside ,作者陈佳纯
全球LED封装产业在经历了欧美日领先、中国台湾及韩国崛起两大发展阶段之后,于2016前后开始进入产能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的第三阶段。受益于成本优势以及旺盛的下游产品需求,中国大陆LED封装产业近年来持续增长,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LED封装产地。然而与此对应的是,LED产业也逐渐陷入国产化之后的内卷困境中,所谓中国人能做的产业就变成了“低端产业“。特别是现阶段全球经济增长放缓,LED行业也难幸免,上下游都在内卷的困境中艰难前行。
从行业生态格局观察,产业集中度日渐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寡头效应,龙头厂商相比后段班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带来的优势看起来依然牢固,然而坚守核心能力,拒绝内卷,发展出独特而难以替代的竞争力,在当下的LED封装行业显然更加难能可贵。
以晶科电子为例,虽然以营业收入总规模来看,目前其还算不上行业前几大厂商,但是晶科电子在细分领域已有着深厚的积累。一方面,晶科电子在传统照明封装业务上拒绝内卷,逐步降低拼价格的通用照明业务比重,聚焦在高可靠性、高性能需求的场景,服务全球一线客户。另一方面,晶科电子前瞻性布局了汽车供应链和新型显示供应链,并朝向垂直一体化发展,跨界到高壁垒的车灯产业。通过对核心价值的抱朴守拙和赛道选择的灵活变通,造就了即便在困难的行业环境中,晶科依然突出的盈利能力。
以汽车照明产业链为例,晶科电子基于多年的耕耘和积累,已在该领域结下硕果,在国内乃至全球车用LED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整体汽车照明业务已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据其公开数据显示,晶科电子的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智能车灯+车规级LED器件和模组)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0.74亿元增长至2023年前三季的5.26亿元,营收占比从5.3%提升至39.3%。
面对LED下游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晶科电子也同步在新型显示和高端照明市场谋篇布局,并且计划通过上市以加速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强化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先发优势。
点击视频号观看访谈
晶科电子当下的市场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而其出色表现背后的发展逻辑也令业界好奇和侧目。为此,LEDinside近期走进晶科电子,通过公司副总裁曾照明博士的视角,揭秘了晶科电子对核心业务的坚持和对赛道选择的变通,一窥晶科电子的逆势成长之谜。
LED产业低价竞争风乍起,晶科电子拒绝跟随
“晶科电子成立于2006年,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LED产业从芯片、封装到应用,掀起过多轮内卷狂风和洗牌期,而晶科电子能够过关斩将与一路上的变通有着莫大的关联。”曾照明博士向LEDinside坦言。
第一阶段:
芯片→器件→器件+模组
成立初期,晶科电子定位于LED上游芯片领域,主营LED倒装芯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后于2009年开始布局LED封装领域,2010年起正式将业务重点由LED芯片调整为LED器件。自2014年起,依托自主开发的LED器件,并结合电子设计及结构以及光学系统技术,晶科电子将业务延展至LED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从当时的时间节点来看,LED芯片产业在2009年进入了第一轮发展周期,强劲的市场需求带动LED芯片厂大规模扩产的同时,市场竞争日益白日化,频繁的价格战导致利润下滑,市场份额逐渐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反观LED封装市场,尽管竞争同样激烈,但行业整体技术趋于成熟,国产化率也不断提升,同时,需求端在国内“千城万盏”政策以及电视背光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动下迸发了新商机。总的来说,彼时LED封装行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为LED封装厂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如此背景下,晶科电子切入并逐步扎根LED封装领域,在这一阶段快速扩展LED器件和模组业务,发展底层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及加强大规模、高效的生产能力,为后续进一步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
传统LED厂→融合先进“LED+”技术的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提供商
技术更迭与应用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传统照明市场作为LED最大的应用市场,在上个年代中期开始随着LED技术的成熟以及应用市场的饱和,显现出“红海”特征,利润空间逐年压缩,随后大批企业相继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技术的创新促进LED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LED产业逐渐形成超越照明、跨行业发展的明显趋势,具有高附加值的LED照明、车用LED、小间距LED显示屏、Mini/Micro LED等新兴市场开始为LED产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成为厂商角逐的新赛道。
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晶科电子前瞻布局研发“LED+”系列技术和产品,发力智能车灯、智能照明、新型显示、人脸识别、植物照明等高毛利领域,于2017年开始从传统LED厂商向融合“LED+”技术的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逐步形成以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新型显示为主的“三驾马车”业务格局。
据曾照明博士介绍,“LED+”是将LED技术与集成电路(IC)、电子控制、软件、传感器及光学等相结合的技术,这些技术正在迅速改变高端LED智能视觉行业格局走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在这其中,汽车照明产业的发展便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而晶科电子在该领域的变通也成为其占据全球汽车智能视觉市场一方天地的“催化剂”。
曾照明博士表示,早在2017年,晶科电子已发现中国汽车照明行业的变化:汽车整灯不仅具备作为简单照明系统的传统作用,而且已演变成为无缝集成信息感知、信息交互及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智能视觉系统,并就此快速响应,在2018年与吉利控股合作成立一家合营企业领为视觉,从而将业务拓展至汽车智能视觉领域,通过结合集成电路、电子控制、软件、传感器及光学等,改变了汽车照明产品,提升了汽车照明智能化程度。
同年,晶科电子还成立了主导器件模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联晶智能,实现从器件和模组到汽车整灯的垂直整合,为下游提供具有高性价比的一站式LED汽车智能视觉系统本地化解决方案。
走进晶科电子的全新展厅,曾照明博士向LEDinside介绍一系列先进的汽车智能视觉技术和产品,如集成化ADB像素大灯光源、Mini LED车载背光源、交互屏LED光源、贯穿式车灯、智能前大灯等。此外,晶科电子还展示了可用于Logo灯、尾灯等的面光源以及标准化椭球模组新产品,持续拓展高端应用空间,筑高差异化竞争壁垒。
基于前瞻的布局和精准的判断,晶科电子成功享受到汽车智能化及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的两大红利,短短几年便在产品认证、车厂导入、市场渗透等全方面开花。
技术专长为内核,抱朴守拙,坚持研发投入
快速的应变能力需要强大的内核为支撑,而技术专长(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即为晶科电子的“底牌”。
“晶科电子是中国最早开始量产大功率倒装LED产品的公司之一。”曾照明博士如是说。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沉淀,晶科电子已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形成了系列化的倒装LED技术、先进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先进LED集成封装技术和高端LED器件封装技术等基础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车规级LED器件技术、车用模块技术、智能车灯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及模块技术及高端及特殊照明器件及模块技术等应用技术,各项技术在不同应用中发挥强大的协同效应。
曾照明博士以倒装技术为例,介绍该技术的优势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发挥的作用。其指出,LED倒装因无需焊线,非常有利于集成技术的开发,包括LED多芯片的集成以及LED与IC、传感器、电子控制、软件、光学等其他技术的集成,如ADB像素大灯。此外,LED倒装技术在新型显示以及高端照明中的渗透率也在持续扩大,比如Mini LED电视背光,植物照明、特种照明等高光效、大功率照明产品。
曾照明博士透露,基于倒装芯片和倒装封装技术深厚的积累,晶科电子在Mini LED COB领域最早实现整板良率大于95%。此外,其白光封装光转换技术在Mini LED显示产品中则发挥着提高色域和色彩还原度等显示效果的作用,这便体现了不同技术的协同发展。2023年,晶科电子Mini LED电视背光业务实现了20%-30%的增长。
整体来看,凭借多年沉淀的know how关键技术、大规模精益制造和信息化生产、远见卓识的管理团队以及一流的客户群体(与二十余家国内汽车主机厂、汽车品牌及一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吉利汽车、领克;客户及终端用户涵盖昕诺飞、三星等国际一线照明公司,以及海信、TCL等知名电视品牌),晶科电子在汽车智能视觉、新型显示、高端照明领域持续保持在行业前列,营收规模、盈利能力稳健成长。
创新为底色,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绘制“全球化高科技企业”蓝图
前路走稳之后,晶科电子未来规划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系统开发能力为手段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转型,为此将从五个方向发力。
曾照明博士表示,LED产业正在与IT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生命科学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相结合,对LED厂商而言代表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而晶科电子已构建“LED+”核心技术体系,并将继续推动LED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与集成电路、传感器、电子控制、软件、光学结合,向智能化、集成化、系统化发展,同时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情况,战略性布局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
对于高端照明、新型显示等其他高增长市场,晶科电子也将同步开拓,包括Mini LED车载交互屏,相对小众但具有潜力的不可见光产品,如用于人脸识别、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的IR LED,用于车载空气杀菌、工业光固化与杀菌的UVC LED等,不断探索新产品应用。
从产业生态来看,随着LED供应链上下游进入大整合时期,晶科电子将保持模式创新,未来将持续打通LED器件—模组—系统的研发链条,强化成本效益。同时,晶科电子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充汽车智能视觉系统产品线和对应产能,并适时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扩充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业务产能,强化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